一年四季中,春茶最鮮,經過一冬蓄力的茶樹,貯存在根部的茶氨酸和谷氨酰胺等養(yǎng)分,對翌年春茶新梢的生長發(fā)育起著很大的作用,使得春茶比其他季節(jié)所累積的氨基酸含量都高。
春茶,一般指越冬之后萌發(fā)的芽葉,采摘時間為立春之后到立夏之前,通俗理解就是春天采摘的茶葉就叫春茶,又因地域氣候差異及茶樹品種特征,大多茶葉的采摘時間都集中在春分——谷雨這段時間,即為大家耳熟能詳?shù)拿髑安琛⒂昵安琛?/p>
從地理區(qū)域來說,全國最早采摘春茶的是海南和四川,春茶采摘時間截止最晚的是山東,春茶開采時間一般由南向北逐漸推遲,與結束時間基本保持一致。而云南普洱茶,基本上到3月份才陸續(xù)開采。雖處西南低緯度,但采摘時間并不會特別早,除因云南大葉種及山林氣候的差異,還有什么原因呢?
順時而為,不求早
與綠茶講究明前茶、雨前茶不同,普洱茶并不會特別強調明前或雨前,在制做時重于味而輕于形,品飲時不求鮮而厚于醇,儲存運輸時疏于散而壓于形。一切不求于時而順于勢,早萌發(fā)、早采摘、早制作并非所求。
受地形、氣候影響
云南總體來說緯度低,受太平洋印度洋暖流的影響,夏長冬短氣溫回升快,年積溫高,植物發(fā)芽早,生長期長,植物在自然狀況下一般來說長得更快。
然而云南多山區(qū),熱帶雨林氣候、亞熱帶季風氣候、溫帶濕潤氣候、高寒山區(qū)氣候、極地氣候等多種氣候并存,再加地形地貌復雜,十里不同天。茶樹生長在不同氣候,發(fā)芽早晚不一。
臺地茶最早,低海拔低緯度的臺地茶更早;古樹茶最晚,高海拔高緯度古稀之樹更晚。
近年環(huán)境對茶樹的滯后反映
大悟無言:
普洱春茶新茶上市為什么這么遲?以下個人觀點:
①天氣原因,春茶需要充沛的雨水灌溉,才能達到最佳采摘的條件。因此,雨水影響了春茶發(fā)芽的時間;
②品種原因,越是老樹、大樹、它發(fā)芽的間時越晚,有的時候能看到臺地一片綠油油的,那些老樹還看不見幾個芽頭;
③工藝原因,越好的茶越講究工藝,無論是炒制還是壓餅,都講究標準,本身春茶就比一年內其他時間的茶要好要貴,那不能讓工藝反把茶的品質拉低了。
由于上述原因,才導致春茶姍姍來遲。不過好茶不怕等,好喝才是硬指標。
拙見,請指正,也向各位茶友學習。
茶是自然界的生命體。在環(huán)境良好、自身條件好的時候,茶的生長方向是強大自己,此時樹體發(fā)芽能力強、成長迅速,有良好的產出;若環(huán)境變化或生命力衰退,樹體則轉而培育后代,少發(fā)芽多開花多結籽,把生長模式轉換為生殖模式,將所剩不多的養(yǎng)分用于繁衍后代。
近些年云南茶區(qū)多干旱、降水不規(guī)律,地表缺水。大樹茶、古樹茶能在更大范圍內吸收水份,能向更深層土壤吸取水份,但在過度缺水時也只能舍本存根、收勢蓄能。
小樹根系還不夠發(fā)達,受外界影響大,對環(huán)境變化反應靈敏,極端天氣對它傷害大,有時甚至以難以維系生命;遇到好環(huán)境時也會搶先一步,早于大樹蘇醒萌發(fā)。
普洱茶樹休眠期長、萌發(fā)晚,是各方面原因累積疊加的結果,地理環(huán)境、過度采摘、氣候變化、樹種基因型適應等,這些原因其實常年存在,只是在茶樹上的反映有滯后性。
古茶樹矗立百年而不倒,依舊古樹新芽年年發(fā),香飄四野進萬家;小樹根不深未能深耕沃土廣集博收,雖生機勃勃但易受外界影響。而越來越科學的管護與采摘,也讓普洱茶順應自然規(guī)律,一次次的萌發(fā)。
其他
微然傳奇:
我覺得普洱茶樹所處的地域山頭海拔相對較高,氣溫偏低,且跟每年的天氣是否干旱也有很大的關系,茶樹發(fā)芽成長較為緩慢,且普洱采茶一芽三葉四葉居多,所以相對于一些其他茶品上市時間較晚。還有就是古樹、大樹、野放喬木等類型的茶樹采茶難度比一般類茶也大,效率也相對低,再加上制茶周期,正所謂好事需多磨,好茶不怕等。
采摘難度不同
普洱茶大樹茶、古樹茶多生長在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良好的山區(qū),且分布較散,茶樹與茶樹之間相距較遠;大樹茶、古樹茶等還需爬樹采摘,采摘效率較低,較耗時。
普洱茶文化中不講究喝新茶
講究越陳香的普洱茶不會過分追求新茶,茶葉內質良好的陳年春茶大家亦喜。而新熟茶有一定程度的堆味和火氣,不適合現(xiàn)飲。
往期推文推薦
潤元昌春茶發(fā)酵的熟茶,發(fā)酵好的原料在壓制前先存放了一兩年,壓制后一般又會存放好幾個月才會上市,即完成初步的陳化再出廠,所以現(xiàn)喝口感舒適,幾乎無堆味。